2025-01-23 04:53 点击次数:82
很多人和我一样:一提过节,比老鼠怕见光还慌。自从我失业之后,把中国移动的30元套餐都停了;做猫时我不怕光,做老鼠时我躲着光走。如果非要给由猫变鼠给个时间,我认为是35岁;35岁后公司让我带二个25岁的学生,而这两位学生最后取代了我。相对高龄的我,反对用AI写作,但被认为效率低下。
首先,从猫到鼠是一个有趣的转化过程;你从审核文章的人,变成了你的文章要被人用AI审核。之前你很鄙视老鼠,不理解老鼠为什么要深夜行动,去偷别人的东西。直到我变成了老鼠,必须要深夜行动,才能偷到的东西。而我的借口只有一个,那就是我要生存。
而春节的到来,好像把问题给激化了,把我暴露在了聚光灯下;做猫时有吃不完的猫粮;成鼠后我不清楚哪一餐就吃到了耗子药。
而当你的形态发生了变化,面对熟人躲起来也许是最好的选择了。
所有人都有一种惯性的思维模式,认为收入等于幸福,赚不到钱必然不幸福、赚到钱了必然幸福。
展开剩余51%失业的状态,我没有了公司的金钟罩和葫芦娃的照应,进入了人生最低谷。文字也赚不了几个钱,但却是我自工作以来最幸福的时光。
因此我认为,收入似乎不等于幸福感。回想起用AI疯狂码字,一天几十万字的时候,现在的我似乎恢复了温度,那个时候感觉在水晶棺中。
任何习俗都不可怕,可怕的是黑白颠倒无限恶俗。明明知道某种习俗是垃圾,还要捧在手心里,说它如何高雅。
恶俗让我感到焦虑与困惑,所以春节时我想努力缓解。
首先,过年不是比钱炫富,与其自寻烦恼不如亲近自然和动物。这样工作可以有效地调节心情;
我还可以搞出一些独有的梗出来,在网络上写我自己想写的文字,而不受AI和流量的左右。
如以“金钱第一”的逻辑思考,确实“一提过节,比老鼠怕见光还慌”;但如果以“人性第一”的逻辑思考,我则又变成了猫,一只不能按老鼠的意思做事情的猫;或者说老鼠有它的逻辑,而把我逼成了猫。
AI写作的问题,作为一个资深从业者,我认为AI写作确实提高了效率,但是它让转化率大幅下降;这个原因是因为,写作者把自己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输出给读者,而这种输出无法产生共情。
因此我的理念是有限AI创作,随着时间的积累我认为有更多的人将会理解我的为什么这么说。
发布于:北京市